【广州日报】秋风起,鼻痒喷嚏打不停,过敏来“找麻烦”怎么办?

2023-10-16

      最近早晚的凉风让大家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但不少人发现,和秋天一起来的还有鼻子痒痒、喷嚏不止、皮肤发痒挠不停等不适!天气渐凉的同时,换季过敏也“找上门”。

      “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专科副主任陈枫虹副主任医师告诉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每到季节更替时,医院门诊里来看过敏性疾病的患者也多了起来,而在广州,大约有20%的人患有过敏性鼻炎。陈枫虹指出,建议出现过敏症状的患者找专业医生检测过敏原,并注重清洁和减少与过敏原接触,虽然很多过敏性疾病无法得到治愈,但药物的使用能够很好地缓解症状,必要时还能采用脱敏治疗的方式。

 

      过敏会出现在人体的多个系统

      什么是过敏?通俗来讲,当有过敏体质的人遇上了过敏原,就会表现出过敏的症状。陈枫虹指出,人身上的不同部位都会可能出现过敏。比如眼睛痒、流泪、眼睛充血等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总是打喷嚏、流鼻涕等则可能是过敏性鼻炎,除此之外,还有过敏性咽喉炎、过敏性哮喘和皮肤过敏等等。

      过敏带来的难受,可能是患病的人才懂的“痛”,这也让不少“过敏星人”发问:究竟我为什么会过敏?“产生过敏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中一方面是过敏体质,另一方面则是环境因素所致。”陈枫虹指出,约有40%的人是过敏体质,不过并非所有有过敏体质的人都会出现过敏反应。绝大多数过敏原都来源于吸入性物质和食物。其中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有:尘螨、花粉、动物皮毛、真菌、昆虫等;食物过敏原则包括牛奶、花生、鸡蛋、大豆、鱼虾海鲜等;接触性过敏原如油漆、化妆品、乳胶等;此外,抗生素、水杨酸、解热镇痛药、磺胺类等药物也可能是过敏原。

 

      引起春季过敏和秋季过敏的过敏原并不相同

      很多患者会好奇,自己每到春季和秋季都会过敏,这意味着是对同一种物质过敏吗?其实,春季和秋季常见的过敏原并不相同。引起秋季过敏的主要是杂草类花粉,比如蒿属、藜科、葎草属、豚草属、苋科等草类,而春季过敏则多由树木花粉引起。如果一个人在春季和秋季都会出现过敏反应,便意味着他可能对多种过敏原过敏。

 

      “过敏星人”该怎么办?

      “针对过敏患者,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陈枫虹建议,一是做过敏原检测,以便知道自己是对什么东西过敏。过敏原检测主要有皮肤点刺和抽血检查两种方法。皮肤点刺试验操作简便、费用较低,但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果患者在检测前如有服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类药物,则可能出现假阴性的现象。而抽血检测则不受药物的影响,准确度更高。

      二是远离过敏原,做好清洁。如果是对秋天的杂草类花粉过敏的,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最好戴口罩,如果合并有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还最好要佩戴眼镜。回家之后则要尽快把衣服脱下来并洗澡,避免将室外的过敏原带到家里。

      三是使用药物控制症状。以过敏性鼻炎为例,一些常见的鼻喷药物其实能快速起效缓解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只能控制症状,而非根治过敏性鼻炎。”陈枫虹建议,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而言,如果存在一到某一季节就会发作的规律,患者可以自行提前一两周用药,有助于减轻症状。

      四是脱敏治疗,即通过治疗的方式改变过敏体质,也是目前唯一有可能根治过敏的办法。目前国内可以针对尘螨做脱敏治疗,对儿童而言可以达到80%到90%的有效率。

 

      如何除螨?记住这三个字

      在广东地区,常见的室内的过敏原是尘螨,这也是让很多人出现过敏性鼻炎的罪魁祸首。螨虫最喜欢生活在湿度70%以上和温度25℃以上的环境中,而广东的气候就为螨虫创造了很好的繁殖条件。

      “螨虫以人体脱落的皮屑为食物,因此我们的床上用品是螨虫的聚集地。建议易过敏的患者每周换洗床上用品。”如何杀死螨虫?陈枫虹介绍了三种方法,分别是“烫”“晒”“冻”。“烫”即用 60 度以上的热水泡 10 分钟。“晒”是要在阳光下晒 4 个小时以上,并且最好选择一天中阳光最强烈的时间段。“冻”则是冷冻24小时以上。

      陈枫虹提醒,很多小朋友喜欢抱毛绒公仔或者毛毯睡觉,如果孩子是易过敏的体质,则最好不要接触这些毛绒物品,如果一定要抱也要按照上述方法每周清洁。同时,家长也可以多关注一下孩子睡觉的情况,如果孩子有鼻炎,鼻子的黏膜就容易肿胀而“堵住”鼻子,从而出现张口呼吸和打鼾,长期的张口呼吸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龅牙、地包天等不美观的面容,也可能会影响身高发育和学习注意力等。

 

医学指导/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专科副主任 陈枫虹副主任医师

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梁嘉韵

报道链接:

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3/10/16/SF10930080544e4e9722b24c1eaedc0e.html?vTime=28290755

报道日期:2023-10-16